记忆音乐
闲暇思考时,回忆起了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文章 找不回来的感觉 ,里面提到了一种用音乐存储记忆的方法,今天难得有时间,打算掰扯掰扯我的这个「记忆音乐」理论,希望能给每个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带来一些有趣的体验。
用音乐存储记忆这个习惯我一直使用至今,并且切身体验到了它的有效和可靠。也因此,每当人们说不同的歌会有不同的感觉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这句话应该这么更正一下:即便是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听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想必每个爱听歌的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耳边响起某一首特定的歌时,脑海里便会不自主的浮现出许多昔日的景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过去某一段人生节点上独特的感觉也会伴随着记忆一同涌上心头。
如上,能带给我们超越听觉感官之外的体验的音乐,我称之为「记忆音乐」,意为「与记忆绑定的音乐」,不过这个名字我一直觉得起的不够好,因为它只片面的表现了音乐和记忆之间的关联,而我认为记忆音乐真正的精髓应该在于其和与记忆绑定的感觉的关联。
在我的歌单里,最早能给我带来强烈的感觉的记忆音乐是邓紫棋的这首《后会无期》。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 2014 年的校庆典礼上,那时也才刚上高中不久,回忆起那段时光,充斥的应该多是迷茫与探寻——来到新的环境的不适宜以及对人生的迷茫思索。(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我挺中二的,每天都沉浸在各种各样思考人生中,不过有一点我倒是很佩服自己,在那段时光中我一共写了各式各样的 8 篇杂文,比起现在的半年一篇,简直高产如母猪)当旋律响起时,我坐在台下即刻被深深的吸引(这里要感谢一下当年在台上演唱这首歌的同学,谢谢你完美的演绎,让我没有错过一首改变了我许多的好歌),一曲作罢,记忆的种子已经被深深的埋进了脑海里。记得很清楚,那天校庆结束后下起了雪,大家纷纷打的坐车回了家,只剩我一个人在寒风中骑着车,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脑海里都在浮现的都是这首歌,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找到了它,并把它添加进了我的歌单。我的第一首「记忆音乐」诞生了,那时开始,这首歌对我来说已不单单再是一首普通的流行歌曲,蛰伏于其中的有欣喜,有迷茫,有孤独,更有一场雪。
从那时开始我便开始有意识的寻找「记忆音乐」,希望能再找到可以给我带来不一样感觉的音乐,那段时日我如同中了毒瘾一般,在各大音乐电台,各个歌单,不停的寻找「记忆音乐」,为的只是能再有几次精神上回到过去的机会。在搜寻无果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失落,甚至开始怨恨这个世界上懂我的音乐人太少,甚至开始觉得「记忆音乐」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馈赠。
如果你明白「记忆音乐」的原理的话,你很快就能明白我的以上行为都是徒劳。我花了很久才明白:「记忆音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并非找到。
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转化。「记忆音乐」是由普通的音乐转化而来的,所以说它可以是任何一首音乐。一旦一首歌被赋予了聆听者独特的记忆和情感,那么就可以说它是一首「记忆音乐」。我几经搜寻,终于找到了其背后的科学理论:赫布理论。通俗的解释起来也很简单,当人脑内的神经元的一个记忆单元建立时,可以与其他的记忆单元产生联系,当一首歌的记忆单元和你现实生活中的记忆连接起来后,每当其中的一个受到刺激,另一个也会被相应的唤醒,于是就产生了「记忆音乐」。
于是在此之后,我便会有意识的去制造「记忆音乐」。如果某段时光的记忆十分宝贵,我会在每天睡觉前戴上耳机,一边回想着今天的发生的种种,一边聆听在耳边响起的音乐,久而久之音乐就成了相应的记忆载体,每当需要回忆时,只需打开音乐,一切都会自动浮现上心头,这也是我从不在悲伤难过的时候听歌的原因——不想让音乐承载不好的记忆与情感。使用音乐来记忆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直接进行回忆,音乐回忆所能带来的感觉更真实,也更丰富。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东西。音符的组合间孕育的是旋律无限的可能,聆听者的心间孕育的是情感的无限可能,两者结合,赋予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拥有的能够欣赏无限的美好的能力,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值了。